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民生周刊
疫情之下 太多人需要心理疏导
2020-03-25 09:04:47   
2020-03-25 09:04:47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一场疫情,既考量了我们的行动,同时也在考量我们的心理。3月24日,宁安医院宁夏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绝大多数心理医生来说,是一个新的命题,在疫情期间的问题刚刚结束,新的问题又扑面而来,作为心理专家将全力做好疫情前后的心理辅导工作。

  疫情期间,他们主动出击陪伴患者

  疫情发生后,宁夏宁安医院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紧急心理干预工作,于1月26日开通宁夏疫情心理援助热线,安排了36名专家分成四个坐席,负责24小时接听因疫情出现恐慌情绪焦虑、悲观,甚至崩溃者的咨询和求助电话,给予专业的心理帮助。

  但令专家们纳闷的是,来自确诊患者的电话一个都没有。

  “于是我们主动出击,积极到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,参加自治区诊疗专家组的会诊意见,挨个给确诊患者打电话,主动与他们联系,才发现,他们其实特别需要心理辅导。”李赓告诉记者,有位女患者刚开始确诊后,心理几近崩溃,她特别担心自己会把病毒传给家人和孩子,一听到这个病传播性很强、致死率很高的消息后,又非常难过。

  通过与诊疗专家沟通,心理专家了解到,这位女患者症状属于轻型,其家人虽然也被确诊,但症状都较轻。于是,心理专家及时向她科普新冠肺炎知识,告诉她,这个疾病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,但并不是所有被感染的患者都会面临死亡,要接纳患病的现实,同时积极治疗就可以治愈。“那时候我们几乎每两天就给她打一个电话,通过不断地听她倾诉,再及时向她反馈她的病情救治情况,她慢慢放下了心理负担,咳嗽减轻了,体温也下来了,很快病情也稳定了。”

  据了解,截至3月22日,宁安医院累计开展心理干预4937人次,健康宣教198668人次;对全区244个集中隔离点实行专人负责制,建立隔离点微信群169个,群内隔离人员6946人,通过发放心理干预手册、微信群推送疫情心理防护音视频、自制科普美篇、居家健身操等方式帮助群众稳定心态,增强身心免疫力。

  出院之后,他们更需要心理疏导

  随着宁夏宣告“清零”,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。李赓发现,新的问题产生了。

  首先是在出院后的隔离观察期,有些患者出现了焦虑情绪。

  “在我们主动追踪联系这些患者时,发现他们在隔离点的日子特别难熬,按照要求,必须单人单间,不能出来,一天见不到一个人影,让他们感到孤单焦虑。”

  李赓说,这时,心理专家积极介入,告诉他们:在疾病最严重的时候都过来了,还怕这几天的隔离吗?

  除了对这些康复期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外,心理专家还积极帮助他们在隔离中与外界建立关系。“我们建议他们,要定期与家人视频,获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,同时让他们多看一些积极健康的视频,不要把自己沉浸在负面信息里。此外,我们医院安排了心理康复老师,编辑了在隔离期应该怎样运动放松的音频,发送给他们,通过这些心理辅导、陪伴,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熬的阶段。”

  这些患者康复出院后,面临的另一大问题,是如何与外界恢复社交。

  “其中,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是,他们发现回到居住的小区,遭到街坊邻居、亲朋好友的歧视。过去的熟人见到他们躲避三舍,经常听到有人说他们会不会带着病毒回来了,他们的家人出门买菜,也会被指指点点,这让他们非常难过。”

  还有位患者发信息称,最近家人去医院看病,当医生听说这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家属,立即拒绝接诊。“我们已经治愈出院了,凭什么还要歧视我们!”他们很愤怒。

  也有部分康复患者由于内疚自卑,主动躲避熟人,自己不敢见亲戚朋友,感觉在外抬不起头来。

  李赓表示,出现这些问题,说明不仅是患者,包括社会各界都需要心理重建。“首先,我们告诉患者,大家不是因为讨厌你而有这些举动,而是因为讨厌疾病,讨厌新冠肺炎疫情,在这种特殊时期害怕被传染,才有这样的反应。”

  “这种时刻,我们不一定要去面对他们。可以选择主动回避。如果是在手机里看到这样让自己不舒服不自在的信息,可以删除,或者退出一些亲友群,通过这种措施来保护自己。同时,也会给别人带来安全感。”

  李赓进一步表示,疫情之下,人人都感到恐慌害怕,但这不表示人际关系本身出现的问题。而我们所做的,就是要加强心理建设,心平气和地接受这种现状,不要因为疾病破坏了人际关系。

  “你要相信,等到疫情完全结束,大众对疾病的恐惧恐慌也会随之过去,那时大家跟你的社交联系会自然恢复。”(尚陵彬)

<p>  (图片来自互联网)</p>

(图片来自互联网)

【编辑】:倪金凤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